联系我们Contact
电话:王惠萍 13920065239
杨婕 13920756191
邮箱:tjzxqyxh@tjzxqyxh.com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卫津南路277号天津津兰集团公司
天津市民营中小企业投融资的困境与对策
南开大学 戴金平
一、问题提出
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 出毫不动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再次强调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民营经济是我国就业、税收、创新的重要载体。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是一项重大经济任务,也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2015年以来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出现诸多向好的势头。民营经济的各项指标,从投资增速、增加值增速、出口增速、企业效益等各项指标均好于全市总体水平。但是2019年下半年以来,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民营经济发展遭遇困境,民营企业亏损面加大,融资环境恶化,民营经济投资显露疲态。投资疲软直接影响未来民营经济规模的扩张,关乎我市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深入调查研究我市民营企业投资疲软的周期性原因、结构性原因、体制机制性原因, 抓住问题的核心,尽快制定推动民营经济投资扩张的一揽子方案,破解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应该是当前我市的工作重心之一;也是我们统计研究工作从现实问题出发、解决现实痛点难点问题、切实服务于天津市经济发展大局的职责所在。
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的主体,中小企业融资难与融资贵一直是我国金融抑制与金融约束的一个突出表现。近年来,国务院关于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与金融扶持政策,尤其是今年5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更是将扶持中小企业作为纾困的重点。尽管国务院和市政府出台了很多具体政策,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和工具创新,充分利用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打通中小企业企业融资的“最后一公里”障碍,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二、天津市民营投资状况
图1 天津市民营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到位资金
数据来源: 天津统计局
图2 天津市民营投资增长状况
数据来源: 天津市统计局
1、民营投资显著弱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以来我市在供给侧结构改革、经济指标挤水分、推动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战略布局推动下,经济增长指标出现下滑势头。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与全市总体指标一样,呈现下行趋势。2019年第一季度之后我市经济“深蹲起跳”,经济总体指标显著好转,进入复苏阶段。与此同时,民营经济发展下行的势头却没有扭转。2019年下半年以来,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民营经济发展遭遇困境,民营企业亏损面加大,融资环境恶化,民营经济投资显露疲态。投资疲软直接影响未来民营经济规模的扩张,关乎我市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
图1显示,2018年天津经济挤水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大幅度下滑,实际到位资金也同样显示了大幅度下跌。在2018年至2019年7月之间,实际到位资金经过2018年的深度下挫,2019年3月份之后出现恢复性正增长。这期间民营投资的情况均好于全市总投资情况。2019年7月份之后,民营投资的表现显著弱于社会总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2020年之后,民营投资实际到位资金日趋恶化,甚至到了202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显著上升,到位资金也出现正向趋势变化时,民营投资实际到位资金依然没有扭转深度下滑趋势。由于2020年同期疫情经济指标大幅下挫的原因,加之疫情之后经济的强劲复苏,2021年上半年的经济表现十分优异。全国2021年1-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天津市1-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而天津市民营投资则同比下降了2%。2021年1-8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5.8%,民间投资增长了0.2%(见图2)。2020年中国民营企业销售收入500强中天津市跻身9家,2021年减少为6家。民营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形势十分严峻。
2、“十三五”期间民营投资新开工项目逐年下滑
“十三五”期间民间投资新开工项目个数呈现逐年下滑的势头(见图3)。2016年新开工项目数量为893个,2020年降为307个,降幅达到65.6%。
图3 “十三五”期间天津市民营投资新开工项目
数据来源: 天津市统计局
3、民营经济结构老化、规模较小
我市的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重化产业占比较高。民营经济则体现为重化产业与房地产产业为主的特征。在十三五期间,天津市民营经济新开工项目中,64.9%是工业项目。在2021年1-6月份的民营投资结构中,房地产业占比达到80.2%,工业比重为11.4%。2020年跻身全国500强的9家民营企业中,有4家是钢铁企业、1家有色金属冶炼、1家煤炭企业。2021年跻身全国500强的6家民营企业中,2家钢铁企业,1家有色金属冶炼企业,1家房地产企业。重化工业的特征十分明显。2021年全国500强民营企业中仅有6家来自于天津,占比仅为1.2%,足以说明天津市民营经济中大企业占比很低,以中小企业为主。
三、天津市民营投资扩张制约因素调查分析:融资困境
下面我们依据天津市工商联2020年和2021年的企业调查数据库数据,分析制约天津市民营投资发展的主要因素。
根据天津市工商联2020年对108家和2021年对107家民营企业的问卷调查,我们将民营投资扩张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归纳为周期性因素、结构性因素和体制机制因素。周期性因素是指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的因素,包括国内外需求变动、大类商品供给和价格波动、货币周期波动等等;结构性因素是经济中长期结构调整推动的变革,包括科技革命和中长期政策推动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业态变革、消费结构变革、劳动力供给状况变革、分配结构变革等等;体制机制性因素是指制度和体制中存在的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因素,包括民营经济不公平市场竞争问题、对民营经济歧视问题、产权保护问题,等等。调查结果显示如表4:
类型 |
具体原因 |
占比%(2020) |
占比%(2019) |
周期性因素 |
国内市场需求不足 |
46.67 |
61.1 |
出口订单减少 |
16.19 |
13 |
|
能源供应紧张 |
10.48 |
11.1 |
|
结构性因素 |
用工成本提升 |
65.71 |
73.1 |
人民币汇率变动 |
14.29 |
9.3 |
|
土地供应紧缺 |
5.71 |
7.4 |
|
税费负担重 |
43.81 |
56.5 |
|
节能减排压力大 |
25.71 |
22.2 |
|
融资难融资贵 |
30.48 |
41.7 |
|
制度与政策因素 |
市场秩序不够规范 |
28.57 |
33.3 |
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 |
7.62 |
16.7 |
|
对合法财产保护不够 |
6.67 |
11.1 |
|
对人身权益保护不够 |
1.9 |
7.4 |
|
司法审判中平等地位不够 |
3.81 |
6.5 |
|
依法行政不规范 |
2.86 |
4.6 |
|
垄断行业开放度不够 |
6.67 |
13.9 |
|
民间投资政策细则落实不到位 |
5.71 |
9.3 |
|
垄断行业门槛过高 |
1.90 |
7.4 |
|
公共服务不到位 |
4.76 |
4.6 |
|
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 |
0.95 |
3.7 |
|
对民营经济负面舆论较多 |
10.48 |
21.3 |
|
政府沟通不畅 |
5.71 |
9.3 |
|
政府官员扶持企业意识差 |
1.9 |
8.3 |
|
政府部门和国企拖欠账款 |
3.81 |
6.5 |
|
政府干预过多 |
2.86 |
4.6 |
|
地方保护主义 |
1.9 |
3.7 |
|
懒政、怠政 |
0 |
1.6 |
|
地方政府诚信缺失 |
0 |
0.9 |
|
官员吃拿卡要 |
0 |
0 |
表4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资料来源: 天津市工商联合会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库
1、结构性障碍
尽管2020年与2019年两年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结构上有所变动,但是基本趋势和共性还是十分明显的。我们发现,周期、结构与体制机制因素共同构成民营投资与民营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其中,结构性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其一,我国现阶段人口红利优势、土地资源优势正在加速衰减,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双碳政策日趋收紧,推动民营企业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环境成本不断上升;其二,收入分配政策和收入分配结构中企业税收压力过大也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结构性因素;其三,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反映了金融体系中还存在结构性障碍。其四,汇率市场化改革必然推动企业汇率风险上升,如何通过金融发展,加大汇率风险规避工具,降低企业投资风险,是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2、周期性障碍
周期性因素是仅次于结构性影响的因素。从长周期来看,我们已经告别了高速增长的时代,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的主要旋律,在这个过程中,相对需求萎缩是常态,建立在高增长基础上的产能过剩会出现,多数企业面临市场萎缩和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当然,市场需求不足也有结构性的原因。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加之科技革命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动下,市场需求结构也在发生重大变化;传统行业的企业遭受周期下行的冲击更大。
产业结构老化、企业规模小是天津市民营经济遭受结构性冲击和周期性冲击严重的重要原因。相对于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重化工业受环境政策的影响更大;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劳动力成本的影响更大;而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更加严重。近年来日趋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于严重依赖房地产业的天津市民营经济冲击很大。
3、体制机制障碍
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则位于结构性因素和周期因素之后。在体制机制性因素中,市场秩序不够规范成为首要问题。对民营经济的负面舆论较多,也是民营企业反映较为普遍的一个问题,说明中央关于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两个不动摇”的政策还没有深入人心。尽管近年来中央和国务院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将放宽垄断行业准入门槛、向民营企业开放垄断行业作为一个重心,垄断行业民营企业进入难依然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这实际上与市场经济秩序不规范是同一个问题。法制环境是企业反应比较多的一个方面,包括合法财产保护问题、人身权益保护问题、依法行政问题、执法和司法公正问题,等等,说明加快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十分重要,依法治国还需要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民营投资政策落实不到位、政府与企业沟通不畅、政府服务意识较差等涉及到政府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也有不少企业反映。
四、破解中小民营企业投融资扩张的政策建议
1、推动民营经济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对于我市民营企业来说,由于存在严重的资金约束,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科技人员储备缺乏,无法实现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激励政策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向民营企业倾斜;推动建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民营企业之间的科技创新关联;设立民营经济科技创新成长基金解决科技创新的研发投入问题;建立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的资本化渠道与税收激励机制;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中做好民营企业参与的政策与机制设计;建立和完善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科研人员创业激励机制设计;定期举办科技成果与企业对接洽谈会,建立常态化对民营企业科技培训制度。
2、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创新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将数字经济下的小微企业经营模式创新与融资创新结合起来,充分考量数字经
济下的小微企业物流、商务流、信息流、资金流在数字经济平台下的可控性,通过数字经济平台-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三方主体的密切链接,实现资金向中小企业的通畅流动。
3、明确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中的政府功能定位,充分发挥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基础性支持作用。
中小企业融资本质上依然要通过市场化解决方案来实现,如何在市场化解决方案中体现政府功能与政府定位,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通过政府切入中小企业融资机制创新的设计,实现了政府与市场的完满结合。包括发挥政策性担保公司的作用、设计具体可落地的中小企业投融资扩张的激励政策。研究构建政策性担保——一银行普惠支持的小微企业融资机制安排、政策激励与小微企业融资机制安排、政府引导基金——企业互助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的小微企业融资机制安排。
4、构建基于大数据与供应链的小微企业融资机制安排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供应链金融则是一种集物流运作、商业运作和金融管理为一体的管理行为和过程,它将贸易中的买方、卖方、第三方物流以及金融机构紧密链接在一起,实现了用供应链物流盘活资金,同时用资金拉动供应链物流的作用。供应链金融是产业与金融有效结合的一种模式。在供应链中,存在着大量的小微企业,通过供应链金融,物流与核心企业作为融资的信用保障,小微企业可以解决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在现代数字经济供应链管理下,一个重要的工具是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可以精准定位供应链中企业之间的上下游和前后链关系,实现供应链商务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精准匹配。
5、加快制度变革,培育民营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
天津市民营经济占比较低,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我们应该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有效破解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和体制障碍,帮助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实到位,培育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包括,有效解决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同一国民待遇问题;在政府采购中建立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优先支持机制;在垄断行业和技术与资本壁垒较高的行业设立民营资本准入激励机制;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设置民营资本进入激励机制;做好民营企业救助政策的机制设计。